《故都的秋》教学设计

时间:2024-01-09 16:06:25
《故都的秋》教学设计

《故都的秋》教学设计

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,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,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,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,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。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?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《故都的秋》教学设计,仅供参考,大家一起来看看吧。

《故都的秋》教学设计1

【教学设计思路】

《囚绿记》是新课程必修2第一单元中的一篇散文,教授这篇课文是以把握作者情感脉络为“经”线,以探究文章主旨为“纬”线,在经纬线索中体会散文的魅力,培养学生开放性的思维。

【教案】

三维目标

1、知识与能力:

把握作者情感脉络,进而分析文章主旨。

2、过程与方法:

通过诵读来把握作者情感脉络。

通过点拨来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主旨。

3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:

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,以及学生开放性的思维能力。

教学重点

通过朗读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。

教学难点

分析文章主旨,并引导学生分析它的现实意义。

教学方法

诵读法和点拨法相结合。

教具、实验情况

多媒体。

教师活动

学生活动

设计意图

一、课前导入

1、引用顾城的《一代人》。

2、调动学生 ……此处隐藏37617个字……

辅助以自然界之外的人文,纵观中外古今,秋之为文多“颓废”,秋之于人,无国别,无阶级。都会生出深沉、幽远、严厉、萧条的情愫。

四、活动深入

中国古诗词鉴赏中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“以我观物,物皆着我之色彩”,郁达夫的眼中之秋,清、静、悲凉,说明这些精致全部着上了郁达夫先生的心理色彩。回想一下,刚刚学过的沁园春长沙,毛泽东独立寒秋时,是以怎样的一种豪迈与阔达问苍天大地?同一片天地,同样的季节,为什么郁达夫先生心中充满了悲凉?

郁达夫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,3岁丧父,家中生活艰难;十年异国求学(日本),饱受歧视,激发了强烈的爱国之情。先后参与发起“创造社”“左联”等进步团体。抗战爆发后,投入抗日救亡运动,后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。1952年被授予“革命烈士”称号。他的人生经历使得作品既有积极意义,也有颓废情绪,苦闷情绪流露较多。

五、活动发散

请同学们在厘清思路与理解作者的情感基础上,选取或绘制一幅图画,表现对故都的秋中郁达夫形象的理解。图画的题目就叫“印象郁达夫”或“印象故都秋”。

六、活动巩固

课后第二题,巩固散文之“神”——文眼。写南国之秋,是为了反衬故都的秋色彩浓,回味甘,看得饱,尝得透。写中外文人、诗人,甚至囚犯,是为了说明“凡是有感觉的动物,对于秋,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、幽远、严厉、萧索的感触来”,目的是为了在对比、衬托中凸显故都之秋的特点,突出文章的主旨。

课后第三题,巩固加深对内容的理解。通过调色、配色,多种感官的并用,突出北国之秋“清”“静”及“悲凉”。

课后第四题,巩固表达作用。句子采用不同的修辞,对表达作者心境大有讲究,同时给读者艺术享受。

《《故都的秋》教学设计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